Category Archive: The North

利物浦的香港印象

在春天還不甚和暖的陽光下,站在港口貨倉旁的岸邊,一眺兩岸的風光。這裡是帝國年代的第二城市,重要的商業港,移民城市,文化融爐,流行文化輸出之地。

我到了利物浦。然而以上這句所描寫的,到底是利物浦,還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呢?

重遊Windermere

近來在盡遊英國南北之際,去的多數都是從沒有到過的城市郊外,務求在熟悉的環境中找一點新鮮感。然而因行程剛好合得來,所以便重遊一趟英格蘭郊野皇冕上的珍寶—湖區去。 上一次到Lake District湖區去,不過是2015的事:然而這兩年間,英國卻好像大有不同了。 當然,像是Windermere湖這種地貌景象,不要說上數年,沒有百萬年的分野,自然風景還是同樣的壯麗的。 在公路時代以前要到湖區去,鐵路是不二之選:在環保法例出台之前,湖區除了是個遊客向往的區域,還是鐵路大亨們逐鹿的競技場。是以湖區在歷史上出奇的有縱橫交錯的鐵軌,要到汽車出現後才漸漸的被淘汰,現在只剩下到湖畔最大城的支線,還有另一到湖另一邊的保存鐵路以此存照。

英國⋯⋯時常下雨嗎?

說起英國的第一印象,大概是大笨鐘之上一個烏雲密佈,濛濛的下雨天。近來在網上看到一張圖片,鉅細無遺的把英國大小都市依降雨量排了個次序。圖片當中有不少驚喜之處,便寫了這篇短文談談。 在英國吹水,談天氣是永遠熱門的題目,最常吹的也確實是「水」:會否下雨呢?在印象上,倫敦無疑是個常常下雨的國度,然而回看數據之中的答案,卻和想像中大有出入⋯⋯ 研究搜羅了英國南北的的降雨數據,其中的結論確實令人驚訝:名單上的63個城市中,下雨最少的城市居然就是倫敦,過去三十年的年均降雨量是英國最低的約557毫米。這出奇地低的數字,實在「辜負」了遠近馳名的多雨稱號。很多在腦海中陽光普照的地段,例如「藍天白雲,椰林樹影,水清沙幼」的馬爾代夫,年均降雨要比倫敦多差不多四倍。

Leeds 列斯・建築購物團

英國云云大城市中,倫敦自然遠近馳名,曼徹斯特利物浦愛丁堡等亦有點名堂。相比下來,Leeds列斯的知名度就要低得多。趁多出空餘的一天,就來了一趟走馬看花的旅程。 以英國的標準,列斯是個很年輕的城市,直到二百年前也不過是一條小村落,要等到工業革命時才像曲棍球棍一樣爆炸性的增長發展,一躍而成英國頭數位的城鎮。在熬過工業式微所帶來的衰退和重建後,現在的列斯還是英格蘭的的第四大城,最近特別受年輕一代歡迎的地段。 維多利亞時代變得繁榮的列斯,市中心的建築幾乎都盡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紅磚雲石。若你要為Instagram找新靈感,不妨就到列斯走一轉,順道購購物好了。 先到第一站:Corn Exchange穀物交易所。列斯是英國最大郡約克夏的首府,以買賣整郡的資源致富,這時代的標誌建築之一便是這座宏偉得很交易所。在橢圓的拱頂下,交易所還保持著它的商業用途,只是經手的不再是大小麥,而是更Hipster的咖啡店紋身店等等。

漫遊《咆哮山莊》之山野— Haworth

在她短暫的一生中,Emily就只寫了一部小說,然而《咆哮山莊》絕非菜鳥作品:兩主角Heathcliff和Catherine之間的愛恨情仇,就足而讓小說升華成英國文學的經典悲劇之一。《咆哮山莊》的背景,正是Haworth附近,勃朗特三姊妹成長遊玩的荒野。

早午晚皆宜的English Breakfast

而英式早餐,有時是個偽命題:它不但不一定是English,而且還可以不是Breakfast。本文就來探討一下早餐裡面到底有什麼。

United Kingdom v. Great Britain 尋找「英倫三島」的故事

英格蘭,不過是其中面積最大,人口最多的部分,直到現在也是經濟政治的先驅。大概因此,在東西文化初接觸的時候,中文譯名「英吉利」漸漸的就變成了代表全國的名稱。

北愛爾蘭・(倫敦)德里 抗戰數十年

德里的成名作,卻是一聽來很無聊的問題:城市到底叫什麼名字呢?較常用的名稱是Derry德里;但官方名字卻是Londonderry倫敦德里。

北愛爾蘭・貝法 麻煩之後一起過

同其他的民族衝突一般,確實的起因經過錯綜複雜,但若只能用一句話解釋,那就是:到底北愛爾蘭,是聯合王國(英國)還是愛爾蘭的一部分呢?

這問題,到此沒有確切的答案;而二十世紀後半葉的貝法,就成了這問題驗算的戰場。

北愛爾蘭・Giant’s Causeway巨人堤道的足跡

依著北Antrim郡海岸線的巨人堤道,由超過四萬個多是六角形的玄武岩石柱所組成。黑黑的玄武岩,構成連綿不絕的石群,近看活像在海底的樓梯級,走遠點看就變成城堡的護牆,保護著愛爾蘭不般洪水拍打一般。